1、卖侵权商品会坐牢吗
卖侵权商品,在特定状况下,确实或许会坐牢。
以营利为目的,销售明知是侵权复制品,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,依据《中国刑法》的有关规定,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这意味着,销售侵权商品不只可能面临经济处罚,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,即大概“坐牢”。因此,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务必确保所售产品的常识产权合法性,以防止触犯法律。
2、销售侵权商品的处罚规定
法律快车提醒,销售侵权商品的处罚规定主要依据《中国刑法》的有关条约。
1.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处罚标准,即以营利为目的,销售明知是侵权复制品,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紧急情节的,将遭到法律的制裁。
2.第二百一十四条还规定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罪的处罚,依据违法所得数额的大小和其他情节的紧急程度,将处以不同年限的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这类规定旨在保护常识产权,维护市场秩序,对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
3、销售商标侵权商品的认定
销售商标侵权商品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:
1.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产品或类似产品上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。这种行为直接侵有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。
2.未经商标注册人赞同,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产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,即“反向假冒”行为。这种行为同样构成了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。
3.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产品的行为。应该注意的是,这种形式的商标侵权行为需要销售者主观明知为要件。
4.伪造或擅自制造别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、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。这种行为不只侵有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专用权,还扰乱了市场秩序。
5.给别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导致其他损害的行为。这是一个兜底条约,用于涵盖其他可能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。
综上所述,销售商标侵权商品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,以确保对侵权行为进行准确打击,保护常识产权和市场秩序。